推广 热搜:

用行动缓冲儿童的心理余震

   日期:2024-10-17     来源:www.yanlongwu.com    浏览:302    
文章简介:突发的大地震,对所有心理的震惊是颠覆性的。最基本的存活感,各种社会身份,维系自我的物质,自救和互助的知识,在短短的时间里,忽然被剥夺。

突发的大地震,对所有心理的震惊是颠覆性的。最基本的存活感,各种社会身份,维系自我的物质,自救和互助的知识,在短短的时间里,忽然被剥夺。身在安全地域的大家,除去调节我们的心态,更要紧的,是帮助那些更挨近灾难的人。灾难不可防止,唯有一步步的行动,能让自己和身边的人从阴影中走出来。

安全环境中

和灾区失去联系,各种可怕的想象,会主导大家的情绪。中山大学心理学系程乐华老师讲解说,心理上,大家急切需要一个完整的印象,但没足够的信息,于是,负面情绪占据了整个印象。

灾区外主要的心理困扰:绝望。没足够的信息。焦急。不了解自己可以干什么。悲观想象。将过往的灾难事件串起来,害怕第三发生。

降低悲观的想象,第一明确我们的地方。心理所承受的震惊、焦虑和重压,从发生灾难的地方向外渐渐减弱,在安全的环境里,没求生重压,大家更容易冷静。华侨医院精神心理科徐伊大夫指出,减少焦虑的好方法是做事。悲观的猜测,对解决问题没帮助。

第一,看新闻,知道灾难的最新状况,补充一些有用的信息。第二,想一想,在心理重压的圆环中,离自己近期的人有什么,从帮助他们做起。第三,对灾难的担忧,是心理敏锐时期的想象,会伴随时间而减淡。另外,徐大夫提示,不要夸大灾难的影响。保持正常的生活,也是一种帮助。

和孩子一块知道灾难

年龄小的孩子,生活经验和常识还不充足,灾难对他们来讲,愈加很难消化。即便离得远远的灾区,也会感到害怕:为何会发生如此的事?遇见如此的事,我如何解决?哪个来救我?这类担心假如不准时消除,可能导致长期的心理困扰。徐大夫提示,让孩子有安全感,要主动和他们讨论,让他们了解,灾难是什么问题。

和孩子讨论下面的事:出了什么事灾难?灾难是如何形成的?自然灾害是不可防止的,发生了,大家就要面对。发生灾难时如何自救和互助。

另外,借见灾难,孩子也有机会知道,对生命的尊重,不只只在我们的安全。一位小孩子在看了抗震的报道后,询问母亲,该怎么样帮助受灾的人。关心其他人的困难处境,知道给予帮助的办法和途径,掌握把自己重视的东西,给更需要的人,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意义。

怎么样给灾区内的人减压?

一位地震中的幸存者说,最可怕的,是和外面失去联系。而现场的救护职员,是最早接触的人。徐大夫指出,救援时,和幸存者的交流,能给他们安全感。告诉幸存者出了什么事,已经有救援行动,与下一步要干什么。

另外,更多的人能做的,是给灾区的人倾诉的机会。获得联系的第一件事,问问他们,灾难发生时的状况,有哪些感觉,让他们释放积累的重压。对这类感受表示理解和支持,并且告诉他们,灾难后有如此的感觉,是很正常的。

在帮助的过程中感到焦虑,事实上对救援有好处。徐大夫说,适度的焦虑是在保护自己,叫人们行动更快。对地震中被困的人,焦虑能激起求买卖志,而对救援职员,焦虑能促进行动。

灾区内

灾区内的主要心理困扰:空白。不了解出了什么事,不理解我们的反应。内疚。把别人的伤亡归结于自己无能。焦虑。害怕灾难第三发生。闪回。重复回忆灾难发生时的情景。

历程灾难的人,有一部分可以通过时间,慢慢缓解心理的威胁。完全的恢复,对大部分人来讲是非常难的。如何看待灾难和它带来的结果,对心理恢复非常重要。徐大夫指出,灾难发生时,会有一些和平时非常不同的反应。知道这类反应,能更好的面对灾难。

正常的灾难后反应:

身体反应:心跳加快,疲倦,发抖,梗塞,反胃,肌肉疼痛。

情感反应:失去信心,绝望,恐惧,茫然,麻木。

突发的灾难,叫人的理解出现偏差。譬如,怀疑自己反应过度,把其他人的受伤归结到自己身上,为自己没办法平抚情绪而焦虑。

内疚在幸存者中特别容易见到的,怨恨自己没能救其他人。徐大夫说,情绪是守恒的,没办法理解出了什么事,情绪不可以发泄,就会指向自己。

灾难过后,幸存者还会反复回忆最可怕的场景,对环境很警惕。一个熟知的例子是,洪水中幸存的孩子,听到下雨,立刻往山上跑。缓解如此的心理危机,主要通过下面这类方法:

知道心理危机,和生病一样,有源头,有治疗办法,也有痊愈;时间能缓解现在的痛苦;降低和灾难环境的接触;说出感受和过程;用身体活动代替休息;放松治疗。

延伸:灾难教育

事实上,除去灾难,面临任何没经验的事,大家都会感到慌张。

多知道一些关于灾难的信息,心理上有所筹备,令过往的灾难历程,发挥更积极和警示的意义。对此,徐大夫给出了一些建议。

第一,理解灾难是生活的一部分,它会过去,不会持续存在。

第二,对不可控制的事件,应该更关注怎么样面对,知道应付的常识。

最后,灾难发生时,维持情绪稳定非常重要。激烈的情绪会消耗很多体力,不利于救助。

 
打赏
 
更多>相关推荐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